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基桩水平静载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

1.检测参数:单桩水平承载力;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2.执行标准: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1.5条

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基础桩、钢桩且桩顶自由。

  1. 四. 职责

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静载承载力检测抽样数量为1%,且不应少于3根。所抽样试桩应且有代表性,且便于操作,一般采用随机抽取,还应注意如下要求:

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

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

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

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

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

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六.仪器设备

1.桩基静载系统(GC021)

2.千斤顶(GC071或GC073)

3.反力系统(GC591)

七.环境条件

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

1.注意事项:

承载力检测时间:

a.灌注桩应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检测;

b.预制桩在砂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7d; 在粉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14d;在非饱合粘性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15d;在饱合粘性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25d。

2.检测准备工作:

a.基准桩与试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且不小于2米。

  1. b. 试验前,应正确安装油路、电路。试桩系统正常后,进行正式试验。

3.加(卸)载方法如下:

a.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b.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c.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4.上拔量观测制度:

  1. 加载时观测时间:每次加载后的第一小时内在0、5、15、30、45、60分钟各测记上拔量一次,以后每隔半小时观测一次,当试桩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
  2. 卸载时观测时间: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lh,按第15、30、60min 测读桩顶上拔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上拔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3. 相对上拔稳定标准: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认为达到相对稳定。试桩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每小时内的桩顶上拔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

5.终止加载条件:

a.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b.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c.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d.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6.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a.根据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陡变型U-δ曲线,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b.根据上拔量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δ- lgt曲线斜率明显变陡或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c.当在某级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

7.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拔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

注:当工程桩不允许带裂缝工作时,取桩身开裂的前一级荷载作为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并与按极限荷载一半取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相比取小值。

九.结果判定

1 用测得单桩水平临界荷载;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与设计值进行比较。

2 将以上测定值提供给委托方。

十.记录格式

报告及记录格式见DB22/T438-2007《工程质量检测数据信息技术标准》附录B——专项检测记录表格部分

1.报告:《基础桩水平承载力静载检测报告》表B5.01.09;

2.记录:《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记录》表C5.01.09。

十一.审批程序

把做好的记录及报告打印出来签字一并交审核员。经主管批准、盖章,确认检测费交纳后发放报告。



027-87871081
建岩科技